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动态 >> 研究生活动 >> 正文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第100期春秋读书会举行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4-18     [来源]:     [浏览次数]:

(通讯员 蔡鹏)4月17日,我院中国近代史专业春秋读书会在近代史所七楼莼思堂举行。本次春秋读书会的主题为“情感、思想与运动:品读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读书会特邀许小青教授点评,2017级中近史党小组组长刘成强主持。

读书会伊始,刘成强介绍了许老师关于《重塑中华》一书的书评情况。张燕首先报告,她认为该书是一部“概念史著作”。黄兴涛教授演绎了“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体现以及不同内涵:从清代时期“中华民族”观念的酝酿,到北洋政府时期“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与传播,再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华民族”观念的强化与深化以及全面抗战时期“中华民族”观念的大普及。她还提到了作者的创新之处和现实关怀。

李嘉燕谈到了作者的问题意识,并从“自在”到“自觉”、民族平等融合、“极端化”与“权威性”发展、互动与融合等几个角度分析本书的主要内容。她认为本书留给读者大量研究空间,启发读者深入研究并承接前人研究成果,与同时代研究者进行学术对话。她还指出了本书在新角度、新方法、新视野中与已有研究方法的结合。

刘景文以“英雄书写”为例,指出本书从长时段,多维度全面考察了这一观念的形成。在本书的现实关怀上,她认为研究现代意义上中华民族的形成演变不仅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关乎民族关系与个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从纵向来看,作者对现代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做了长时段的梳理;从横向来看,作者在讨论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时,阐释了大量词汇以及一系列相近但又不同的概念。她总结“中华民族”的确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构建的产物,但是这种构建不是凭空的,而是在原有族群和历史的基础上形成的。

何敏从史料的引用及论述形式探讨本书,并提出了书中一些不足之处。她认为以元朝为例介绍“中华”一词在历史上的认同有待商榷,“中华民族”观念的提出与传播的确是民族团结的前提与催化剂,能够产生凝聚人心的力量,但是真正的影响和传播范围是否有所夸大需要谨慎看待。她还就历史学习、现代性、建构论与演化论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随后,同学们进行了提问,各抒己见。

许小青老师从概念演变的过程和历史研究发展的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他还谈及题目的书写、句式的规范化、名人著作的参考等内容。他勉励同学们要尽量避免一开始就用挑剔和批判的眼光看书,要从作者的立意出发,将著作置于学术链条上分析;要顺其理,遵从独特的历史逻辑方法;要察其微,注意细节等。

刘成强最后说《重塑中华》将传统的精英思想史与“新文化史”中有关方法结合起来,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孕育、形成、发展及其内涵,作了系统深入的整体性考察和阐释。作者黄兴涛在结语中提到“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在当今中国,强化中华民族或中华国族的整体认同,无疑是时代的使命和当务之急,而与此同时,自觉而有效地维护少数民族的权利,努力保持各民族的文化个性和多样化发展,也同样是迫切而持久的需求一一如何在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张力与平衡,实在既需要国人平静的理性、深入的调研,又需要长远的眼光和智慧的创造,这对于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凡的意义。

关闭